文教頻道
親手做的漆扇扇出“時尚風”
?漆藝愛好者體驗漆扇制作,觸摸東方文化的質感與溫度
發(fā)布時間:2024-08-12 來源:中山日報


   漆藝作品持續(xù)推陳出新。

近來,漆扇制作火遍各大文旅景點和網絡平臺,由此“出圈”的古老漆藝,再次讓大眾觸摸到東方文化的質感與溫度。8月10日,漆藝體驗工作坊在中山市甜桃美術館開坊。中國民間文藝家協(xié)會手工藝術發(fā)展委員會委員、中山市愫心非遺手作工作坊主理人明希,帶領漆藝愛好者親手染制、打磨,了解大漆工藝的前世今生,體驗天然與流動的藝術美。

■從“殿堂”到“大眾”

大漆,又名天然漆、生漆,泛稱中國漆,是一種純天然樹脂涂料,在我國有8000多年的歷史。大漆因其耐潮、耐高溫、耐腐蝕等特性,曾被廣泛用于生活用品和工藝品的制作。這些充滿魅力并獨具中國氣派的漆藝,也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里的珍貴瑰寶。

如藝術家所介紹,漆藝是自由的,無論是平面還是立體,它都能通過特殊的表現(xiàn)形式呈現(xiàn)出來;漆藝也是繁復的,了解掌握大漆獨特多變的習性與眾多的漆器工藝技法,需要藝術家們投入極大的耐心,在忘卻時間的打磨中逐漸顯現(xiàn)其獨一無二的美。

夏雨驟降,安靜的美術館里,數位漆藝愛好者正跟隨明希老師體驗漆扇制作。“雖然漆扇制作和真正的漆藝有較大差距,但漆扇帶來的這波流量,還是大大提升了人們對大漆藝術的關注?!泵飨ьI大家將手中素扇緩慢深入調配好的大漆顏料桶中,隨機的色彩暈染幻化出獨具特色的肌理,似山巒、像湖海、如夜空……每個人都獲得自己獨一無二的“非遺漂漆扇”。

繼而,漆藝愛好者們繼續(xù)跟隨明希老師學習打磨技藝。先取一漆制木墜,用不同質地的砂紙悉心打磨。慢慢地打磨下,層層色澤逐漸透于眼前。制作者將獨屬于自己的大漆吊墜串繩掛于脖間,悅納一份穿越時空的奇妙。

■從“競速”到“沉淀”

明希告訴記者,自己“北漂”過幾年,最早學的是服裝設計,以前是服裝設計師,在時尚行業(yè)的商業(yè)賽道中不斷追求更新迭代的競速。幾年后,她選擇進入文化行業(yè),在非遺賽道中沉淀更多厚重的作品,“這是心態(tài)轉變與藝術情懷共同作用的結果?!泵飨Uf。

為了更好地把非遺手藝傳承下去,明希輾轉全國,到北方請教老一輩的非遺匠人,并把學習到的技藝帶回家鄉(xiāng)中山。中山優(yōu)越的區(qū)位條件,使得非遺作品在中西融合方面具有先天的優(yōu)勢。在她的工作室,放置著一只用非遺工藝制作的仙艇模型,她常常給友人們講述中山西區(qū)扒仙艇傳統(tǒng)的由來。

“我想用具象的作品、生動的故事,讓大家了解中山民俗文化,進而提升整個非遺文化的發(fā)展氛圍?!泵飨UJ為,無論本土的,還是融合的,最終都是中國的、非遺的。就像大漆藝術,無論它以何種方式在哪個地方重回大眾視野,都為非遺人所樂見。

■從“傳統(tǒng)”到“時尚”

在甜桃美術館,同步舉辦了一場“堆疊 皺起 流動”國漆藝術作品展。來自陽江、廣州、廈門等多位漆藝人,他們以漆為載體,在時間的堆疊中默默沉淀,在自我敘事與傳統(tǒng)技藝的結合中,令大漆隨著人的意識在畫面中徐徐流動。

多元化的工作坊布局,既展示了漆藝傳統(tǒng)藝術之美,也打通了現(xiàn)代工業(yè)品與傳統(tǒng)工藝融合創(chuàng)作的道路。“誰說傳統(tǒng)不時尚?”明希堅定地說,“奢侈品的金錢價值并不是完全與藝術價值對等的,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人們認識到傳統(tǒng)的藝術價值并不低?!睍r尚底色源于情感和藝術本色,這是一種理性審美的回歸。

在創(chuàng)作上,明希也不止步于傳統(tǒng)工藝,她大膽地將AI技術運用到創(chuàng)作中,并通過工業(yè)化方式將手工藝與日常實用品融合,將產品更高效地推廣到大眾視野中?!霸诠I(yè)化產品和手工產品沒有太大的區(qū)別的情況下,我們會采用工業(yè)化方式輔助我們的商業(yè)產品?!?/p>

除了采用AI技術,新的漆藝傳承人還會運用一些現(xiàn)代材料,比如塑料袋成團的紋理,來豐富漆藝紋理形式,創(chuàng)作出具有現(xiàn)代特色的作品。未來,像明希一樣的年輕傳承人們還會不斷改善傳統(tǒng)工藝,融合實用商業(yè)和國潮文化,持續(xù)推陳出新,創(chuàng)作更多大眾樂意付費的漆藝文化作品。

文/記者 譚桂華見習生 陳梓煌 圖/記者 繆曉劍

◆編輯:龍慧◆二審:陳吉春◆三審:趙偉

版權與免責聲明:
①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被本網協(xié)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中山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 本網未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來源”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來源:中山網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。
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(lián)系。
聯(lián)系人:陳小姐(電話:0760-88238276)。